【力不暇供的暇的意思】“力不暇供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师不逾时,力不暇供。”意思是:力量不够,没有空闲时间去应付。其中,“暇”字是关键,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整个成语的意义。
一、
“力不暇供”中的“暇”字,本义为“空闲、闲暇”。在成语中,“暇”引申为“有时间、有能力去做某事”。因此,“力不暇供”的完整意思是:力量不足,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能力去应对事情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因资源或能力有限,无法兼顾或完成任务的状态。例如,在工作中任务繁重,人手不足,就可能用“力不暇供”来形容。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 | 力不暇供 |
拼音 | lì bù xiá gòng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字面意思 | 力量不够,没有空闲(时间或能力)去应付 |
“暇”的含义 | 空闲、闲暇;引申为有时间、有能力 |
成语释义 | 力量或能力不足,无法满足需求或处理事务 |
使用场景 | 描述因资源不足、任务繁重而无法应对的情况 |
近义词 | 力不从心、捉襟见肘 |
反义词 | 游刃有余、得心应手 |
三、延伸理解
在日常使用中,“力不暇供”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表达一种无奈或压力状态。它强调的是“能力与任务之间的不对等”,而不是单纯的时间不足。因此,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时,要根据上下文合理搭配。
四、结语
“力不暇供”虽为古语,但其含义贴近现代生活,尤其在工作、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情境。理解“暇”字的含义,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,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