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怒其不争什么意思】“怒其不争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群体的不满和失望,尤其是当他们面对不公、压迫或困境时没有采取行动、缺乏反抗精神。这个词语带有强烈的批判意味,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些人“沉默”“软弱”或“不作为”的批评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怒其不争 |
拼音 | nù qí bù zhēng |
字面意思 | 对他(她)的不争气感到愤怒 |
引申意义 | 对他人或群体在面对不公时不反抗、不争取的行为表示不满和失望 |
使用场景 | 批评社会现象、历史人物、个人行为等 |
情感色彩 | 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,多为负面评价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怒其不争”最早来源于对历史人物或社会现象的评论,尤其常见于文学作品和政治评论中。例如,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就曾用“怒其不争”来形容当时中国民众的麻木与冷漠,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。
- “怒”:表示愤怒、不满。
- “其”:代词,指代某个对象,可以是个人、群体,甚至是某种社会现象。
- “不争”:不争取、不反抗、不主动改变现状。
因此,“怒其不争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“对他人的不争感到愤怒”,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说话者对社会、文化、道德等方面的批判和反思。
三、常见使用情境
情境 | 示例 |
社会评论 | “许多人在面对不公时选择沉默,真是怒其不争。” |
文学分析 | “鲁迅笔下的人物常被评价为‘怒其不争’,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悲哀。” |
个人批评 | “你明明有能力改变现状,却一直不作为,真让人怒其不争。” |
历史反思 | “对于历史上那些受压迫的人民,后人常常感叹‘怒其不争’。” |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怒其不争”的关系 |
怨天尤人 | 把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命运或他人 | 与“怒其不争”有一定相似,但侧重抱怨而非批评不作为 |
逆来顺受 | 对不公正的待遇默默忍受 | 与“不争”相近,但情绪更消极 |
无所作为 | 没有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| 更偏向描述状态,而非情绪 |
五、结语
“怒其不争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它承载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、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反思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词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面对不公时应保持清醒与行动力,而不是一味沉默与妥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