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文如下:
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
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
解析:
首句“大漠沙如雪”,将沙漠比作白雪,不仅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在月光下的洁白与空旷,还带有一种冷峻、孤寂的氛围。次句“燕山月似钩”,把弯月比喻成钩子,既突出了月亮的形状,又营造出一种紧张、肃杀的气氛,仿佛预示着战争或征战即将来临。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勾勒出一幅苍凉壮阔的边塞图景。
后两句则由景入情,“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”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重用,能够驰骋疆场、建功立业的愿望。“金络脑”象征着珍贵的装备,也暗指显赫的地位;“快走踏清秋”则表现了诗人渴望在战场上奋勇拼搏、一展抱负的决心。
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,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,又有对未来理想的热烈追求。这种将个人志向融入宏大场景的表现手法,使得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