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】“罄竹难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罄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原意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简牍,也写不完罪行;倒空东海的水,也洗不净恶行。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罪行极多,无法写尽,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罪恶行为非常多,难以一一列举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罄竹难书 |
| 拼音 | qìng zhú nán shū |
| 出处 | 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 |
| 本义 | 用尽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罪行 |
| 引申义 | 形容罪行极多,难以写尽 |
| 用法 | 多用于形容罪恶行为繁多,不可胜数 |
| 情感色彩 | 贬义词 |
二、成语解析
“罄竹难书”字面意思是“把竹子用完也写不尽”,强调的是数量之多,无法穷尽。在古代,“竹”指的是竹简,是古人书写的重要载体,因此“罄竹”就是用尽所有竹简的意思。
在现代使用中,这个成语通常不是指真实的竹子,而是比喻罪行、错误、过失等的数量庞大,无法全部记录或列举。例如:
- “他贪污受贿的金额数额巨大,真是罄竹难书。”
- “这起案件涉及的人员众多,罪行罄竹难书。”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点
| 误用情况 | 正确用法 |
| 用于描述美好事物 | × 应用于负面事件或罪行 |
| 用于形容自然现象 | × 不适用于自然或中性事物 |
| 用于形容工作量大 | × “罄竹难书”特指罪行,不适用于普通工作 |
四、拓展知识
- 类似成语:罪大恶极、罄竹难书、恶贯满盈、十恶不赦
- 反义成语:清白无辜、无罪可究、洁白无瑕
五、结语
“罄竹难书”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,主要用来形容罪行极其严重、数量庞大,难以一一列举。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理解其来源和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