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战于长勺的出处是哪里】“战于长勺”这一典故出自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《左传》。它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——长勺之战,其中最经典的部分便是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的战略思想。
以下是对“战于长勺”的出处及相关信息的总结:
一、
“战于长勺”出自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,是《左传》中关于齐鲁长勺之战的记载。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84年,是齐桓公即位后对鲁国发动的战争之一。鲁国在曹刿的建议下,采取了以逸待劳的策略,最终以弱胜强,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。
文中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,揭示了“夫战,勇气也”的核心思想,强调了士气和时机的重要性。这段内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,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二、表格:战于长勺相关资料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|
战役名称 | 长勺之战 |
发生时间 | 公元前684年 |
参战双方 | 齐国 vs 鲁国 |
战役背景 | 齐桓公即位后对鲁国的进攻 |
主要人物 | 曹刿(鲁国谋士)、鲁庄公 |
战术思想 | 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 |
历史意义 | 以少胜多的典范,体现军事智慧 |
文化影响 | 成为后世兵法研究的重要案例 |
三、结语
“战于长勺”不仅是《左传》中的重要篇章,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之一。它不仅记录了一次真实的战争,更蕴含着深刻的军事哲学,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。对于了解古代战争策略和文化传统,“战于长勺”是一篇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