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飞扬草的介绍】飞扬草,学名 Elephantopus scaber L.,又称小飞扬、马齿苋草、牛舌草等,是一种常见的菊科植物,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。它多生长在湿润的草地、田边、路旁等地,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。飞扬草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,还因其药用价值而受到关注。
一、基本介绍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 | 飞扬草 |
学名 | Elephantopus scaber L. |
英文名 | Creeping Elephantsfoot |
科属 | 菊科(Asteraceae)飞扬草属(Elephantopus) |
分布区域 | 中国南方、东南亚、印度等地 |
生长环境 | 湿润草地、田边、路旁、山坡等 |
形态特征 | 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匍匐或直立,叶对生,花黄色,头状花序 |
二、形态特征
飞扬草植株不高,通常高约30-60厘米,茎呈四棱形,表面有毛。叶片对生,形状为卵形或椭圆形,边缘平滑或微锯齿状。花为黄色头状花序,排列成伞房状,花期多在夏季至秋季。
三、药用价值
飞扬草在传统中医中被用作清热解毒、利湿消肿、止血等功效。其全草可入药,常用于治疗感冒、咽喉肿痛、痢疾、外伤出血等症状。现代研究也表明,飞扬草含有黄酮类、酚酸类等活性成分,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菌作用。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尽管飞扬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:
1. 不宜长期大量服用:可能引起胃肠不适。
2. 孕妇慎用:目前尚无明确的安全性数据。
3. 过敏体质者应谨慎:个别患者可能对其成分过敏。
五、总结
飞扬草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,在民间应用历史悠久。它不仅可用于药膳,还可作为绿化植物种植。随着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,未来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。然而,使用时仍需遵循医嘱,确保安全有效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飞扬草的具体药方或栽培方法,可查阅相关中医药典或咨询专业医师。